做決定不再糾結!從生活細節學習 如何避免決策失誤
【健康醫療網/編輯部整理】或許你沒意識到,你每天做的決定有好幾十個。不論是個人或工作上,當你做這些決定時,通常想做出正確的決策,而不是犯錯。然而,因為這個世界很複雜,而且持續在改變,想要一直都做對決策,通常是困難的。你會不斷面對陌生的狀況,通常還伴隨著大量的選項,而正確答案總是要到事後才會看得清楚。
換個角度想問題 讓決策更有智慧
19 世紀德國數學家卡爾.雅可比(Carl Jacobi)經常說:「反向,永遠反向思考。」他的意思是從反向的角度思考一個問題,可以開啟新的解答和策略。例如,大部分的人是從賺更多錢的角度投資金錢,反向則是從不賠錢的角度投資金錢。
假設想要吃得健康,直接的方式是建立一套健康飲食的方法,也許可以自己選擇食材在家料理;相對地,反向的方式則是避免不健康的選項,你可能還是外食,但只挑選比較健康的選項。
「反向思考」(inverse thinking)的概念可以幫你在面對挑戰時做出好決策。對的比較多,反向就是錯誤少一點。心智模式是一套可以幫你錯誤少一點的工具,是更有效探索複雜世界的概念。如同序言提到,心智模式來自各種特定的學科,但是有很多模式在各自的領域之外,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。當你要解決眼前發生的狀況時,如果可以運用這些心智模式幫你做決定,就可以減少出錯機會。
從網球場學到的人生智慧 別自己犯沒必要的錯
以體育界為例,在網球運動中,「非受迫性失誤」(unforced error)的發生不是因為另一個選手產生失誤,而是選手自己判斷錯誤或產生失誤所造成。例如,把一個簡單的球打到網子上就是一種非受迫性失誤。打網球若想要錯誤少一點,在球場上就需要少犯一點非受迫性失誤;想在做決定時錯誤少一點,你就需要少犯一些非受迫性失誤。
這還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呢?非受迫性失誤雖然是來自網球的概念,但是在任何狀況裡,當出現可以避免的錯誤時,就可以用來作為一種比喻。烘焙時把湯匙當成茶匙;約會時不小心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;決策時沒有考慮到所有的選項,都屬於非受迫性失誤。開始檢視你的周遭,將會發現它們無所不在。
不過,非受迫性失誤並不是做出錯誤決定的唯一形式。基於當下所有的資訊而做出認為是最好的決定,事後來看也很容易變成錯誤的決定,這是因為事情本身即具有不確定性。無論你多麼努力,但由於不確定性,做決定時還是可能會出錯,而且比你所預期的更頻繁。你所能做的是,時時刻刻都運用健全的判斷和技巧,做出最佳決定,努力在歷程中減少非受迫性失誤。
愈挫愈勇不夠看 這招在困境中變更強大
另一個改善思考的心智模式稱為「反脆弱」(antifragile),這是金融分析師納西姆.尼可拉斯.塔雷伯(Nassim Nicholas Taleb)在同名的書籍裡所探討的概念。他的說法是:有些事情會因衝擊得到好處,當這些事情處在不穩定、隨機性、失序、壓力源、風險和不確定性時,會茁壯成長。然而,即使這些現象無所不在,卻沒有精確的字詞形容脆弱的相反意義,姑且稱為「反脆弱」。反脆弱超越彈性或堅強,彈性會抵抗衝擊,並維持相同的狀態,反脆弱則會變得更好。
就像面對經濟衝擊,反而讓你的投資組合反脆弱;同樣地,在面對新的決定時,也會讓你的思考反脆弱。如果你的思考是反脆弱的,那麼當你從錯誤中學習,並與周遭人、事、物互動時,它就會跟著得到改善。和在健身房運動一樣,你活動肌肉和骨頭,讓它們長得更強壯。我們想藉著幫助你把心智模式納入每日的思考,而逐漸找到與特定狀況相符的正確模式,以改善你的思考過程。
本文來源:《超級思維》,采實文化。
【延伸閱讀】
不管能力再好、準備再多!決定印象好壞的關鍵 其實是開口的第一句話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64337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
更多健康資訊:健康醫療網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
記者
Comment ( 0 )
Trackbacks are closed.
No comments ye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