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嚴峻 唐氏症基金會籲請政府 將唐氏症納入第六優先施打順位
身心障礙者的權益需要被重視!唐氏症基金會服務全臺3萬多名唐氏症者,由於唐氏症者多有免疫缺陷的狀況,且30歲就開始老化,若不幸罹患新冠肺炎,所引發成為重症或死亡的比例偏高,且因自立能力較低特別需要家人照顧,一旦不幸感染也易連帶整個家族。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以及許多國家已將唐氏症列為重症高風險患者,並納入優先施打名單。近期疫苗施打排序公佈之際,期盼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能將30歲以上的唐氏症者,與75歲以上長者同列於第六優先施打順位。
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之公告,罕見疾病患者及重大傷病列為第九類公費COVID-19疫苗實施對象。但因疫情嚴峻、疫苗取得困難,許多唐氏症患者以及家長往往承擔更多風險與照顧壓力。由於唐氏症是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,全臺有超過3萬個唐氏症家庭,其症狀伴隨智能障礙、發展遲緩、認知功能減退等等綜合症狀。為配合政府的防疫策略下,許多唐氏症的服務都暫停辦理或改由線上方式進行,唐寶寶無法出門,無論是技能學習或是自立生活訓練其效果都大打折扣。除此之外,擔負起照顧唐寶寶的家長負擔更是沉重。家長若是出門上班,無法協助唐寶寶操作網路設備以利線上學習,對生活尚無法自理的唐寶寶更是具有相當高的風險;但若在家照顧,除了照顧者的身心壓力外,經濟壓力更是無法避免。
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,疫苗是當前生活正常化最有效的防疫策略,然而唐氏症的獨特性在疫情期間更是暴露在高風險之中。免疫缺陷及感染症也是唐氏症常見的症狀,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以及許多國家都將唐氏症列入重症高風險的優先施打名單,德國除了將80歲以上及醫護視為第一優先,其次即為70-80歲及唐氏症/失智症者,在在可看出唐氏症在疫苗優先施打的急迫性與必要性。
由於唐氏症者30歲左右便開始面臨老化等問題,平均壽命在60歲上下,倘若受感染所引發成為重症或死亡比例相對也偏高。如今75歲以上的長者已陸續在各地接種COVID-19疫苗,原住民則是65歲以上,看的出政府是有考量平均壽命做調整。據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(CRPD)講求立足點平等與消除歧視的前提下,應該以相同的觀點看待唐氏症者,並在不影響一般民眾施打情況下合理調整其排序,將30歲以上的唐氏症者,與75歲以上長者同列於第六優先施打順位。
記者
Comment ( 0 )
Trackbacks are closed.
No comments ye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