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海洋專題
  • <img class="size-large wp-image-14201 aligncenter" src="https://tpnews.org/wp-content/uploads/2021/05/海洋專題-1024x258.png" alt="" width="1024" height="258" />
餐桌上的海鮮從哪來?從認識漁法和漁具開始

餐桌上的海鮮從哪來?從認識漁法和漁具開始

圖說:漁民使用網具捕魚(圖片來源:Pexels)

台灣四面環海,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,各式水產在台灣飲食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,更是深受台灣人民的喜愛。然而,正當我們品嚐這些海中鮮味時,經常在意的是新鮮與否,卻很少反思這些海鮮從何而來?最近海洋保育觀念興起,不少人懷疑自己是否也是「食用海鮮」的環境破壞兇手?關於種種對於海鮮的困惑,就得先了解漁業的漁法和海鮮的關係。

從定義上來看,凡捕撈水中生物的行為稱為「漁撈」,而捕撈的方法則稱為「漁法」,不同漁法所需要的器具皆不同,這些器具則稱為「漁具」。因此,了解海產捕撈的過程,必須從漁法和漁具探討起。臺灣因有洋流流經,又有豐富多變的海岸自然景觀,所以漁業發展十分興盛,亦是公海主要捕魚國之一。針對不同魚棚和魚種,因應作業時間的長短會配合不同漁法進行捕撈。而最常見捕魚方式是使用「網具」進行捕撈,像是台灣近海漁業常使用圍網、扒網、中小型拖網、棒受網、定置網、刺網等方式,網具捕魚方式通常漁獲量大,一次捕捉較多物種。而另一種繩釣漁法,像是延繩釣和一支釣,則是以不同釣組捕獲魚種,以遠洋漁業來說,臺灣最為著名的鮪魚延繩釣、鰹鮪圍網,每年為臺灣帶來逾400億的產值。而一支釣則是傳統使用一支釣竿作釣,漁獲量最少也因為如此被稱作最「永續」的漁法。此外,除了捕撈野生物種,考量海洋資源永續發展及提升水產品附加加值,臺灣目前亦積極培養養殖漁業技術,穩定海鮮市場的需求。不過,不管是哪一種漁法,若是不當使用對於海洋環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
圖說:漁民整理漁網(圖片來源:Pexels)

近幾年海洋廢棄物議題成為熱門焦點,漁民亦意識到漁獲資源的數量不如以往,顯然這是海洋給人類的一大警訊。海洋資源逐年減少,其中原因可歸於漁業漁法濫捕和混獲的情形,以及漁具汙染造成生物糾纏漁網死亡,進而導致生物鏈失衡物種減少等問題。如為人詬病的刺網和底拖網漁業,不僅經常一網打盡各式各樣的漁獲,同時漁具本身在捕撈作業時容易碰觸海底,破壞近海海底生態。針對這些情形,近年來漁業署為維護近海漁業永續發展,並以生態保育為目標,因應不同漁法制訂相應的規範,如收購漁船、漁具實名制、獎勵休漁及劃設禁漁區等措施。為養護各區域的漁場,各地方政府亦輔導漁民轉型使用延繩釣、一支釣等永續漁法,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危害。

不僅是沿海漁業有面臨生態危機,遠洋漁業如鮪魚延繩釣亦有過度捕撈的情形,看似是永續發展的養殖漁業,其實在不環保的養殖器具和養殖飼料汙染的情形下,對沿海環境也會造成威脅。不少學者表示,目前並沒有一勞永逸的永續漁法,任何漁法在不當使用下都可能對海洋造成破壞。因此,除了使用對環境較為有友善的漁法外,還需要制定適當的規範管理,才有辦法真正有效永續經營海洋資源。而身為消費者的我們,則是可以透過了解海產捕撈的方式,支持並購買捕撈過程對環境傷害低的漁獲,共同喚起眾人對於海洋資源維護的重視。

記者

Related posts

  • Comment ( 0 )

  • Trackbacks are closed.

  1. No comments yet.